Wednesday, January 11, 2012

關於愛情我們都無能為力——《交加街38號》


《交加街38號》


作者:陳寧
出版社:大田出版(台北)

愛讀陳寧的文字,因其溫婉如水,像是不慍不火,卻又暗藏銳氣。董橋曾讚她“肯讀書,肯旅行,肯思考”以及“天生會寫文章”,甚至忍不住問:“又一個張愛玲?”至於梁文道則說,她會“普通女生般地八卦,可是寫出來的觀察冷而抽離”。這就是陳寧。以流離旅者自居的她長住香港,也曾居於英倫、巴黎、台北,於是前作,無論是《六月下雨七月炎熱》、《八月寧靜》,還是《風格練習》,大多以散文形式,悠悠細談那些她待過的城市,那些她所鍾情的城市。然而,這本《交加街38號》,卻是她的首部小說集。

交加街位於香港灣仔區,是一條雜亂但富生命力的街道。事實上,這不是陳寧第一次書寫這小區,在《八月寧靜》她就曾經談過灣仔那行將消失的露天市集,以及那教人依戀的奶茶味道。這種城市書寫在香港文壇並不罕見,早期的董啟章,以至近年的潘國靈都愛以此入題,我們或者可將這行為歸因於作者對其城市的鍾愛,甚至是這份鍾情所引伸、近乎條件反射式的書寫動作。灣仔交加街,說穿了就是整個香港,甚至是每一座城市的縮影——無數工地正在重建又在拆卸;許多戲劇每天在街頭巷弄上演。陳寧新書因而得名。同樣值得一談的,是其法文書名l'amour quotidian——「日常的愛」,這次陳寧敘述的,不再是她在城裡所經歷的斑駁日常,而是在城市裡發生,平凡並不起眼的愛情。在陳寧眼中,愛情與城市息息相關,兩者關係不可割絕。

《交加街38號》首章集中勾勒男女關係的角力,節奏緊湊的情節不住於不同城市,以至城市中的不同角落上演。以《大家樂,或大快活》為例,剛離婚的女子在大眾快餐店裡回憶自己那段逝去而不足惜的愛情,同時靜心留意店內其他過客的一舉一動,拼湊城市人的愛情碎片。熟悉的場景,無法不教人想起董啟章舊作《快餐店拼湊詩詩思思CC與維珍尼亞的故事》,只因對城市人來說,面目模糊的快餐店似是這代人愛情觀的象徵——倏忽而來,倏忽又去。而文中就主角婚姻經歷的敘述:「他們只是尋常不過的一對愛侶,因天時地利人和的巧合而走在一起,幾度分開又復合只是因為熟悉與找不著比對方更匹配的伴侶」 ,更讓人對此快餐店的喻體印象更深——我們之所以會在快餐店裡,一邊閃躲對面陌生人的目光,一邊低頭吃著那些汁液近乎凝固的客飯,多少都是為世所迫,又找不到更匹配、適合的地方。在書中首章,咖啡店、旅館、圖書館、渡輪等城市的不同角落宛如舞台背景般逐一轉換,讓書中每一個尋常人物與愛情觸碰,從而發生關係。這就是城市和愛情的緊密關係。

在現代城市中萌芽生長的,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愛情?陳寧借筆下人物的故事,描繪現代人的愛情本相,就如書中末章之名——愛無能。她先引《戀人絮語》羅蘭巴特的說法:「愛情是動詞,不是名詞。『去愛』,比『愛』重要。」,後以小說書寫,寫現代人怎樣,也為何無能力去付出愛。於是書中男女之間似乎都被什麼所壅塞,又被無形的隔膜所阻礙。這隔膜不再是莎士比亞或曹雪芹筆下的世俗目光,而是人物本身對於愛,對於付出的懷疑以及不理解。 「我們愛的不是人,而是物。我愛你,因為你性感有型。我離不開你,因為你性感有型。我想和你在一起,因為你性感有型。」正如作者於末章所寫,愛情對於那些人物,以至現代人來說,只是「我」的附屬品。而當「我」被「你」更大的時候,真正的愛情其實並不存在。

朱天文的序言說:「愛無能,時代的空氣是這樣。我看見,我相信(不、我按鍵),我記得(不、我上床),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困難的事。」在不知不覺間,愛情這看似是與生俱來的能力,竟變成了世間最難以踰越的難關。

關於愛情,城市人總是無能為力。

刊於《明日風尚MING》一月刊 New Books

迫在眉睫——《當世界又老又窮》


《當世界又老又窮》

作者:泰德.費雪曼
出版社:天下文化

有些現實,比如是人口老化問題,我們可能早已知曉,但就沒料想到,一切會來得那麼快,而且複雜。有學者預測,到了2050年,假若六十歲以上的中國老人自行組成一個國家,其人口依然能成為世界第三大國,僅次於印度和中國本身。

此書所陳述的,正是一個世人不得不面對的事實:人口的老化、世界的老化。而在此之上,作者更嘗試運用各地的事例,帶出更沉重的議題——人口老化促使人群跨國移動,因而加速了全球化。兩者看似並不相關?於是作者藉長壽但不服老的道格拉斯先生,講述美國年輕人不懂得欣賞老人價值,迫使當地長者往國外發展的情況;而在過去罕見外國人的西班牙山區小鎮西根薩,魯易斯先生就因農村人口急劇老化,年輕人大批往外流動,而不得不引進外勞;向來對移民持保守態度的日本,亦因當地人愈髮長壽,面臨嚴重的人口老化,因而不得不將廠房移往海外。人口老化問題所延伸的現象,是何其廣泛。

全球人口早前衝破七十億,而專家預料在2050年,由於人類更加長壽,世界人口將超過九十億,粗略計算出那時世界人口將比1900年的人類多了約五千億年以上的壽命。這也是作者一再強調「一個老化的世界,讓地球必須負擔多​​出來的數千億年人類集體生命」的原因。人口老化,是一個無法逆轉、改變的現象,但我們無法因此而坐視不理,畢竟有太多的問題,會伴隨這現象發生。這已不再關乎什麼未雨綢繆,一切已是迫在眉睫,且看人類能否共同解決這一切。

現實之奧妙——《The Magic of Reality》


《The Magic of Reality: How We Know What's Really True》

作者:Richard Dawkins
出版社:Bantam Press

如果用社會學的角度來分析,魔法、神話、傳說的作用,在於解釋人類無法理解的現象。於是古埃及人以為黑夜的來臨,是因天神Nut吞噬了太陽;維京人相信彩虹是天神們通往地面的橋樑;日本人認為整個世界都置於一尾大魚的後背,一旦大魚擺動尾巴,地面就會震動——這就是地震的來源。這些荒誕的魔法神話的存在意義,在於搪塞當時人類智慧與眼前景象之間那無法解釋的鴻溝。而現代世紀所提倡的科學、理性,則猶如橋樑般把兩者接合,神話從此不再。英國生物演化學家道金斯與著名插畫師Dave McKean合作,嘗試將神話與科學對比參照,揭開關於世界與宇宙的奧妙真相。

《The Magic of Reality》的每個章節均以問題作始:「誰是人類的始祖?」、「東西是由什麼組成的?」、「萬物的起源是什麼?」、「宇宙的年齡有多老?」、「為什麼會有海嘯?」道金斯先以世界各地古老文明的傳說解答這些問題,後再敘述科學實證推論後的真相。例如在「誰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類?」篇章,道金斯先提到塔斯馬尼亞、希臘神話,再從人類六百萬年前的老祖宗起源說起。藉著化石、DNA實證以及科學發現,解開關於人類起源的謎團。

「關於這個世界運作形成的秘密,真相,其實比神話與傳說更加宏大、迷人。真相會釋放你,讓你更貼近事物的美好」。此書看似為充滿好奇心的兒童而寫,但其實,只要我們放下自己對於這些既定事實的認知,也能從真相中窺見世間每件事物的美好。

刊於《明日風尚MING》三月刊 New Books

最好/壞的尚未來臨——《漫遊族辭典》


《漫遊族辭典:給21世紀的世代導航》

作者:賈克.阿塔利
出版社:八旗文化

這陣子許多人都打趣道,2012年末便是世界末日。人們未必真個相信這馬雅預言,但卻對此甘之若飴,原因很簡單:一連串的天災、人禍、不幸事件,早教人們對未來失去信心,一切正法國思想家阿塔利在此書序言所寫:「分裂、興奮、野蠻、幸福、荒謬、醜怪、困頓、解放、恐怖、宗教、世俗等,這就是21世紀。」

此書之所以名為漫遊族辭典,全因在作者眼中看來, 21世紀的人將無可避免地成為漫遊族,穿梭在城市與程序之間。他因此採用了400多個關鍵詞,讓流離失所的21世紀人類獲得政治、經濟、技術、信仰、生活風格、個人裝備等方面的導航。談到「愛情」時,作者稱之為未來世界中最珍貴的消費品,以及人性的最後一道防線;「動物」矛盾地扮演了人類朋友、食物、疾病傳播源頭的三重角色……將各類詞語拼湊並讀,我們得以將仍待發生的事情解體重構,把世間縱橫交錯的浮光片羽、文明與野蠻的矛盾並存、災難與美好的接連出現等現象,如此赤裸地昭示於天下。

馬雅民族預言人類文明的滅亡,而阿塔利的「預言」想告訴讀者的其實是,我們根本毋需為本身就沒有方向的歷史指明方向。這世界雖看似前途茫茫,但正如作者於序言最後寫道:「既然我們無法預知未來,我們只好親手打造未來。」21世紀或是最壞的年代,但只要我們執意改變,也許最好的正要來臨。

刊於《明日風尚MING》十二月刊 New Books

既熟悉又陌生——《另類日本史》


《另類日本史》

作者:姜建強
出版社:三聯書店(香港)

歷史學家Keith Jenkins曾指,真正的歷史不應是單數(History),而該是眾數(Histories)。同樣地要了解一個民族、一個國家的歷史,單從正規歷史,也就是由歷史學家所建構出來的官方敘述去消化,顯然並不足夠。這也是「野史」,或是「另類歷史」的可貴——提供詮釋歷史、文化的另類可能。 《另類日本史》所寫的,亦正如此。作者姜建強曾在日本留學十多年,讀了大量有關日本歷史和文化的書籍,從中捕捉積累於每個日本人迥異的心中感受,以及歷史情感。

此書以破解日本歷史百多個謎團的形式出現,日本中世的亂世武將,如織田信長、豐臣秀吉、德川家康,在一統天下的過程中,他們如何以個人之力,創造歷史,並影響後世?日本歷史上似乎沒有以理性聞名於世的哲學家,卻出產了不少個性奇異的名僧,如一休、良寬、最澄、空海……他們不拘佛家信條,逍遙忘我。是怎樣的風土文化才能孕育這樣的思想家?作者所嘗試的,是藉解開這些謎團,為讀者展示全新視角,另闢蹊徑解讀日本史。解惑同時,亦探索歷史背後的日本文化及其精神底蘊。

“他們不曾學到德國文化本源的觀念哲學。他們不曾學到法國文化本源的典雅趣味。他們不曾學到英國思想本源的紳士精神。他們不曾學到中國思想本源的逍遙曠達。”這就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,日本。

美好的小確幸——《幸福便當時間》


《幸福便當時間》

作者:阿部直美、阿部了
出版社:行人文化實驗室(台北)

便當,看似是平凡而不起眼的東西,但事實上,它所盛載的,是預備者的一番心意,以至一種人與人之間的暖煦和諧。兩位作者走訪日本全國各地,用相機為各個上班族的幸福便當留住光影,進入並一同體驗他們的幸福回憶與人生。透過一個個單純而美好的便當,負責書寫的阿部直美與人們相互連結起來,建立難以言喻的緊密關係。她說,這也許就是便當的力量,一種彷如便當般泛著微溫的力量。

這書看似旨在展露不同人的便當,從而讓讀者嘗試推敲這些人的口味以至飲食習慣。然而其實,每一個便當也在述說一段不同的故事。就以書中首章所述,在群馬縣負責集乳工作的土屋繼雄為例,每天固定三時起床,四時正就得出門的他,由清晨五點半開始工作,一路忙到下午兩點左右才能下班,同時由於工作過程中必須緊盯著測量儀器,他根本無法騰出時間用餐。可是若然完全放棄午飯,長久下來又怕身體無法承受。故此,土屋先生為自己準備了簡單的便當:拿出木碗,在上面鋪上一張保鮮膜,把兩張海苔交迭,放入適量內餡,然後收緊保鮮膜,放入塑料袋中稍微滾動,一顆超級大飯糰,也就是供他工作所需能量的便當,便告完成。便當食物的選擇,記載的,是每個職人獨特的掙扎,以及幸福。

看見這些平凡人的便當,聽見他們一個個並不平凡的故事,心頭油然萌生一種微小而真確的幸福,這種溫暖的感覺,應該就是村上春樹所指的,小確幸。

愈普通愈綺麗——《普通。美》



《普通。美》

作者:版語空間
出版社:大藝出版(台北)

某個悠閒的午後,你在家裡百無聊賴,終於下定決心干點家務。你拿起掃把和畚箕,掃走地上的碎屑;你在廚房把杯子、鍋、碗、瓢、盆統統都拭抹一遍。這些對像都是恁地平凡而普通,彷彿單單因為其獨到的功能性而存在。也因此,我們慣性地忽略它們的存在,以至它們的美。它們隨時隱身於狹隘巷弄之間,埋藏於五金行、雜貨店的晦暗角落,不吭一聲地任由老闆恣意堆棧,直至有人能夠欣賞它們,將它們由日常生活的循環軌跡中分別出來,令它們獨立地以個體存在,甚至因而拼湊、組合,形成一種日常美學。

一對台灣夫婦——插畫家吳怡欣與攝影師四木,就是這樣的有心人。多年前,兩人整修老家時,因為要佈置家居,得新買很多東西。為了省點錢,同時符合自己的美感要求,二人開始收集一些美麗的對象。後來,為了向大眾分享這種日常美學,他們為這些對象舉行展覽:「這些對象放在家裡雖然真的很不起眼,不過當它放在很純粹的空間時,它的美就會跳出來,甚至很自然的發出光芒了。再後來,他們用照相機凝住對象的美麗形態,結集成書,便成了這本《普通。美》。

對於生活美學,社會學家福柯曾言:“使我驚訝的是,在我們的社會中,藝術只與物體發生關聯,而不與個體或生命發生關聯……每一個體的生活難道不可以是一件藝術品嗎?”意思很簡單,那些被小心翼翼地放置於博物館的藝術品固然是美學的代表,然而對於一般大眾而言,這種美感卻隻流於觀感上,因為這些藝術品根本未曾與大眾的生命產生碰撞,亦未曾與我們的生活交叉相遇過。然而,《普通。美》所記錄的對象則不同,它們本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。

對於對象,德國哲學家埃德蒙德.胡塞爾(Edmund Husserl)和馬丁.海德格爾(Martin Heidegger)見解、詮釋相通,他們認為日常生活中的對像其實並非獨立客觀存在的東西,因為它們無可避免涉及外部世界存在的假定。這也許能夠解釋這些普通對象的重要性——事實上,其存在記錄著人類世界的一些價值,以及不為人所察覺熟知的規條。書中記載的對象,莫不經過日復一日的千錘百煉,經由人們於使用經驗上的悠久累積,才幻化形成現在這般純粹美好的形狀。所以,我們也把《普通。美》理解為一本設計書,並從一張張照片中窺見各種對象的細節。正因為這些不起眼的細節,這些物品才受到人們歡迎,進而被大量製造,最後得以留存後世。

如兩位哲學家所述,關於「對象」的照片,或是文字,往往是建構於「人」之上。它的歷史、它所承載的記憶、它所處的年代、它的設計者……這些全都與對象本身無關。《普通。美》把發聲權還原予對象本身,試圖讓讀者回歸對對象設計的單純欣賞目光,畢竟,一眾對象均沒有奪目耀眼的品牌加持,也絕非知名設計師的得意之作。它們的美,純粹發自其本質及功能,與所有絢麗繽紛的外在因素應該都扯不上任何關係。

因此,《普通。美》不特別花篇幅解釋書中物品的來歷,或與之相關的故事,甚至其照片亦不花俏奪目。攝影師只是細心地把每個對象擺放在素色的背景前,舉起照相機,接下快門,然後再把照片放置於大量留白的版式裡。然簡單如斯的工序,卻猶如魔術師施下法術一般,令這些雜物找到了自己的聲音與故事,讓讀者翻揭書頁時為之凝視,甚至無法移開視線。原來,當衣架、湯勺、水桶等我們每日慣用的物品,離開了廚房、浴室這些我們認知中慣常出現的場所,並躍入紙上後,會意外地萌生新的姿態,輕易展現各種總受忽略,卻又無比巧妙的特點。

看起來很普通的刨刀,就因為簡單利落的設計,良好的質感,使它真的可以把皮削得很薄,甚至不遜於電動的削皮器具;色彩繽紛的塑料杯,被放置在純白背景前面以後,有若玻璃一般清透澄明,燈光一打下去,斑斕光影就會擴散漾開。這些普通的對象,因實用的本質,被堆棧於雜貨店擺賣,而《普通。美》呈現的,是它們的另一種可能——象徵日常美學的可能。

它們表現的,是最原始而樸拙的美。

刊於《明日風尚MING》十二月刊 New Books

一覽名畫——《The Louvre: All the Paintings》


《The Louvre: All the Paintings》

作者:Erich Lessing, Vincent Pomarède
出版社:Black Dog & Leventhal Publishers

巴黎的盧浮宮博物館每年吸引八百五十萬遊客蜂擁進場,一窺館內眾多巧奪天工的名畫作品。由世界各地慕名前來的旅人常讓博物館內人山人海,要靜心鑑賞名畫,非但需要一定藝術知識,更講究耐性,否則就會淪為眾多倏忽而來,倏忽而去的旅客,好像都欣賞過許多大師作品,但卻全是蜻蜓點水,驚世作品變成夜空流星,劃過遊客腦海,爾後杳無痕跡。要深入認識作品,閱讀也許是更好方法。Black Dog & Leventhal Publishers與盧浮宮博物館合作,結集這家舉世知名博物館的全部三千零二十二幅畫作,於厚達七百八十四頁的書籍重現。書中作品以畫家的出生年份排序,而著名藝術歷史學家Anja Grebe和Vincent Pomarède 則為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四百幅畫作,記下簡單敘述,除了點出該畫作值得留意之處,更介紹畫家的靈感來源、繪畫技巧、生平,以至其對藝術史的影響。

單憑閱讀此書,也許仍無法及得上親身遊覽盧浮宮博物館一趟,畢竟在現場感受到的氣溫、氛圍也可以是作品的一部分,然而無論如何,《The Louvre: All the Paintings》的存在,正好提醒每個到​​訪盧浮宮的旅客——欣賞藝術不同請客吃飯,後者只需花費金錢,前者卻講求知識修養。若對藝術品毫無認識而造訪盧浮宮,也許你仍然會為個別作品的出眾而讚歎,但談及創作者的所思所想,以至作品的深層意義,也許你就只得徒嘆奈何了。

《明日風尚》2011-11